一、学院名称
中文: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英文:School of Japanese Studies (SJS)
日文:日本文化経済学院
二、亮点概括
1、有着60余年丰富的日语教学经验,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十余门课程获得上海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及上海高校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称号。
2、为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多达60余门,涉及日本学各个领域,居全国前列。
3、与日本3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单届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比率达到80%以上。
4、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7%以上,外语优势明显,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院长寄语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学科的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上外日院以国际化、复合型的课程致力于培养卓越外语人才,在这里你可以成为精通日语、熟悉日本研究的高端人才。如果你想提前一睹日院教师和学生的风采,提前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欢迎关注日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作为我国最早设置日语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学校,上外日院拥有本硕博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可以为本科同学进一步的升学规划提供更多选择。
四、院长简介
高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日本学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国际芥川龙之介研究会会员。出版多部专著、译著,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国家社科、上海市社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国家重点对外传播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主讲教师。
五、学院简介
我院日语专业于1960年9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日语学科点之一,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办学经验丰富。1981年获得国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日语专业单独建立日语系。1985年在日语系中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1996年,日语专业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日语系改名为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0年,学院获得国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包括日语专业在内的我校外国语语言文学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2019年,日语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
学院以培养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经济、政治、教育、中日外交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拥有日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两个本科专业,日语专业中还包括副修英语方向和日语口译方向。日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为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语种之一。
学院每年招收约150名本科生、35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培养各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国内名列前茅,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阶段所开设课程的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均首屈一指。
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计60余门,涉及日本语言、文学、经济贸易、文化、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居全国前列,其中“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课程是上外第一门全面完成并正式上线的“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由“爱课程”网站正式发布,同时,网易公开课、央视公开课也进行了同步播放。“基础日语I”、“高级日语I”、“日语语音”、“日语实用语法”、“日语口译”、“日语写作”、“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获评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及一流本科课程。“日本文学选读”、“日语语法”、“基础日语”为上海市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学院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日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日本近代文学史”、“基础日语语法”、“中级日语语法”、“日语翻译”、“日语语音”等课程均已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其中“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获评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达到FD-QM课程认定标准。
学院硕士阶段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汉互译、日本学(日本经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教育、日本政治)4个研究方向,共开设专业课程26门;博士阶段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与政治、日本经济4个研究方向,共开设课程16门。此外,近年学院每年还聘请3-4名来自东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法政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日本一流名校的著名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开设各类专业课程。目前在国内同类型专业院系中,我院是日本学研究方向最为齐全的学院(系)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和博士学位、学历教师的人数和比例均达到高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学院现有正式在编教师33名,其中教授6名(4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6名,讲师11名,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60%。全体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有28名,占比超过80%。所有教师均有日本留学或赴日本高校进修1年以上的经历,其中13人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或学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学院还长期聘请4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日籍专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等著名高校。学院的博导、教授均为国内日语语言文学或日本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其中谭晶华教授现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许慈惠教授现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语词汇语法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称号;高洁教授现任教育部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日本学会理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日本大正时期文学的中国叙述”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称号。
学院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至今,本学科在职教师共完成科研成果900余项,,其中教材、词典、音像作品共200余部,专著近30部,主干教材80余部,发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600余篇。近三年来成功申请到20余项各类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十余项。学院教师编写的新版《日语综合教程》5--8册等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系列,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同为“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的《日本近代文学史》和新版《日语综合教程》1--4册也已相继出版。此外,学院还承担上海市自学考试命题及阅卷、全国日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阅卷、与上海市沪江网共同合作的互联网日语数字化教学等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国际化教育与交流事业历史悠久,成果喜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国际化学术交流以及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至今已与日本、韩国近3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活跃的校、院际合作关系,合作院校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与主要城市。学院每年派遣2-4名教师赴日本、韩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在东亚等地区的日本学研究界的学术影响力不断上升。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需求的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学院近几年每年派遣约90名品学兼优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赴日交换留学半年或一年(免日方学费),每年均有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项目资助。此外,学院每年还通过各类长、短期交流项目派出约60名学生自费赴日本留学或学习交流,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事业的质量和规模均稳步提升。学院每年还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物语集团、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公费赴日研修项目的支持。2019年学院单届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比率达到80%以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国交流比率达到60%,稳居国内各大高校前列。东京外国语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日本高校每年定期派遣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学院进行日语教学实习,有力促进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国际交流。2023年,学院派出了107名本科生赴日交流,出国交流比率超过70%。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校际合作高校与合作交流项目一览
| 日本文部科学省国费外国人留学生 | 日本 | 日本文部科学省国费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1 | 早稻田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2 | 上智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3 | 大阪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4 | 广岛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5 | 东京外国语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及硕士 |
6 | 法政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日本 | 国家留基委创新人才项目(硕士双学位) | 本院在读硕士生 |
日本 | 国家留基委创新人才项目(博士联合培养) | 本院在读博士生 |
7 | 爱知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8 | 长崎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9 | 东京女子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日本 | 国家留基委创新人才项目(硕士双学位) | 本院在读硕士生 |
日本 | 国家留基委创新人才项目(博士联合培养) | 本院在读博士生 |
10 | 新泻县立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11 | 长崎县立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12 | 仁川大学 | 韩国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13 | 杏林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硕博 |
14 | 关西外国语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15 | 梅花女子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硕博 |
16 | 樱美林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17 | 活水女子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硕博 |
18 | 江户川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19 | 都留文科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硕博 |
20 | 亚细亚大学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21 | 创价大学双学位 | 日本 | 校级自费双学位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22 | 九州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硕士生 |
23 | 名古屋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研究生 |
24 | 同志社大学 | 日本 | 校级自费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研究生 |
25 | 桃山学院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研究生 |
26 | 筑波大学 | 日本 | 院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博士生 |
27 | 名古屋外国语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博士生 |
28 | 大阪府立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博士生 |
29 | 三重大学 | 日本 | 校级交换留学项目 | 本院在读本科生 |
学院非常重视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日语假名书法比赛、日语朗读比赛、日语会话比赛、日语演讲比赛、俳句创作比赛、日语口译比赛、日剧配音比赛、日语角、日本文化周、米饭团大会、红白歌会、日语合唱比赛、日本文化知识竞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并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学院还组织学生与日本来沪留学生及短期访问学生开展交流,依托学院的动漫社、御茶社、空手道社等学生社团,开展日本文化体验活动,构筑起了良好的语言和日本文化的学习环境。近年来,学院学生在“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上海市大学生日语才能演示大赛、“卡西欧杯”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辩论大赛、“笹川杯”日本研究论文大赛、“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立思杯”研究生汉译日笔译大赛等各类重要赛事中获奖。近四年来,共有20余人次获得上述各类竞赛的前三名。获奖学生得以公费赴日访问,还曾受到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接见,并与中国驻日大使进行面对面交流。
此外,学院学生还多次荣获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在“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斩获佳绩,近年来,有四个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得国家级及上海市级优秀项目称号。
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机会众多,目前本科生中获奖学金人员覆盖率高达75%,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名列前茅。除上外学生综合奖学金外,还包括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卡西欧奖学金、住友商事奖学金、三井住友银行奖学金、三菱商事奖学金、住友电工奖学金、三得利奖学金、上外教育奖励基金、励志奖学金、张乃新奖学金等。众多的奖学金机会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亚信峰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和2018-2023年历届上海进博会等各类国际会议、会展和大型外事活动中表现出色;学生参加大学生西部支教活动和上外研究生支教团,以暑期社会实践、一年期接力等形式赴云南、贵州、湖南、浙江、内蒙古等地支教;学生担任上海科技馆、蔡元培故居、东进国际幼儿园、博爱儿童康健园等单位的志愿者和日语讲解员等,每年达百余人次,受到服务单位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
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7%以上,毕业生以外语优势明显、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快、具有国际化视野等特点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年来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趋势明显,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新闻传媒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外资金融机构、知名日企、欧美知名企业与咨询公司、教育机构、中资企业以及赴日就业等。近几年学院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外交部、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宝洁、联合利华、三井住友银行、三菱商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徳硕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东方卫视等;主要海外留学高校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名古屋大学、神户大学、一桥大学、爱丁堡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休斯顿大学、纽约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主要国内读研高校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优秀毕业生
韩昺旭,2017级日语专业,曾获两次国家奖学金,多次校“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称号。曾作为中方青年代表参加由中日韩秘书处主办、日本外务省承办的2019年中日韩青年峰会;前往日本物语公司研修实习,推进中日民间友好往来,被授予“中日交友大使”称号。大三期间参加复旦大学与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联合设立的“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获得2020届“荣昶学者”称号。本科四年内参与多类社会实践活动,曾赴日本法政大学交流学习,参与第三届上海进博会日本馆志愿服务,并获得2020年“知行杯”大赛三等奖。毕业后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
知名校友
吴江浩,日语专业1984届毕业生,2023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驻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铉佑,日语专业1983届毕业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曾在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外交部亚洲司、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等部门工作,2017-2019年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谭晶华,日语专业1977届毕业生,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长,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务副校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日本文学的研究及日语教学工作,主持承担了许多科研课题。曾获上海翻译家协会颁发“翻译成就奖”,并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
了
解更多内容,请浏览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网站地址:http://www.sjs.shisu.edu.cn/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咨询电话:(021)35372517,(021)67701380
咨询邮箱:ryxy@shisu.edu.cn
日语专业(多元方向)
日语是日本的官方语言,共有约1.2亿人使用,是世界第九大语言。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具有较为典型的黏着语特征。日本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我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日语专业的规模和质量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日语已成为我国高校的第二大外语语种。
日语专业于1960年9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日语学科点之一,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办学经验丰富。1981年获得国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日语专业单独建立日语系。1996年,日语专业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学院获得国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包括日语专业在内的我校外国语语言文学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2019年,日语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
1)日语语言文学方向
Japanese Languag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德才兼备的日语人才,能在外交、外贸、金融、行政、文化、教育以及外企等部门胜任翻译、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学生具有熟练的日语语言能力,具备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领域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汉语、日语表达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生活会话、日语商贸会话、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报刊选读、日语实用语法、日语古典语法、日语词汇学、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演讲与辩论、日本概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与文化、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二外英语等。
2)日语(副修英语)方向
Japanese (with English as Minor)
从2003年起,学院开设了日语专业副修英语方向,要求学生在与日语语言文学班一样熟练掌握日语的基础上,英语达到较高的水平(要求完成30个学分的学习),毕业前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测试。这一方向深受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德才兼备的日语人才,能在外交、外贸、金融、行政、文化、教育以及外企等部门胜任翻译、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学生具有熟练的日语语言能力,具备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领域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较熟练地掌握英语,毕业时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生活会话、日语商贸会话、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报刊选读、日语实用语法、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演讲与辩论、日本概况、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等。
副修英语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
3)日语(口译方向)
Japanese Interpretation
从2011年起,学院开设了日语专业口译方向,招收具有一定日语基础的高起点学生,成立日语口译方向班。通过系统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译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水平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并具有较高口译能力的德才兼备的日语人才,能在外交、外贸、金融、行政、文化、教育以及外企等部门胜任业务、管理、翻译、教学等工作。学生具有熟练的日语语言能力,具备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日本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领域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汉语、日语表达能力,并掌握较高的口译技能,能够胜任不同领域的口译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阅读、日语生活会话、日语商贸会话、视听说综合训练、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报刊选读、日语实用语法、日语古典语法、日语词汇学、交替传译综合训练、同声传译技能训练、同声传译综合训练、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演讲与辩论、日本概况、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二外英语(预备级)等。
4)日语(工商管理双学位)
Japanes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日语(工商管理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从2024年9月开始实施,这一项目践行新文科协同融合发展理念,依托上外日语和工商管理两个一流本科专业,实现文理兼容、学科交叉、模块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涉外小语种人才。
培养目标:本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生日语语言能力过硬,通晓日本学专业知识,同时精通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网络与移动营销、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等数字营销方面的知识,具备数据智能获取、分析、应用能力,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中日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使用日语开展经营管理、数字营销、商务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实际工作。此外,毕业生也能前往日本一流高校的商科继续深造,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商贸会话、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实用语法、演讲与口头发表、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日本企业管理、日本经济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心理学、数智化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创业管理、企业数智化战略管理、会计学与公司理财、脑与认知科学导论、商务数据分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人工智能导论等。
5)日语(日本学卓越人才实验班)
Japanese Studies Excellence Class
从2023年起,学院将新设日本学卓越人才实验班,从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拔日语语言能力过硬、专业素质优秀的学生,通过专门开设日本学高阶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日本学学术研究能力,为今后用日语深入开展日本学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学生在本科阶段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精日语、通日本、勤钻研、会研究”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日语技能,通晓日本国情,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并掌握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基本方法、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日本学相关领域开展独立思考与探索并有所建树的卓越国际化研究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熟练的日语语言能力,能深入学习日本文学、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相关知识,为培养专业水准的学术素养和开展日本学相关领域独立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日本学卓越复合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生活会话、日语阅读文选、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概况、日语语言学概论、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研究入门、战后日本政治、数据分析处理研究入门、日本历史研究入门、日本政治研究、日本国际组织研究入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入门、日本思想研究入门、二外英语等。
2. 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本科四年制)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in Japanese)
1983年在学院日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方向,并于1984年开始招生,成为全国第一个走文科改革创新之路的典范。1985年正式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本专业以培养既擅长日语又懂经贸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确保语言水平达到日语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了大量经贸专业课程。本专业的毕业生学以致用,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培养目标:培养能熟练掌握日语,并具有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与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经济事务和外贸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须较熟练地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与惯例,掌握中日两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法规政策,了解日本及与日本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金融政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专业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统计学原理、国际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日本经济概论、日本金融、日本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地理、消费者行为研究等。日语课程与日语专业主干课程相近。
特色培养项目:
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与日本创价大学“2+2”双学士学位合作项目。
创价大学是日本一流大学,日本政府超级全球化大学项目指定校,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一、二学年在上外学习,大二第二学期,经自愿报名、学院推荐,可申请参加该项目。经两校审核同意后,第三、四学年在创价大学学习。因日本高校是春季进入新学年,学生在上外大二结束后会在该校进行半年的语言高级强化,再入学本科院系,可选择经济、经营、法律、文学、教育等多个学科。创价大学承认学生在上外所修课程和所获学分,同时,我校承认学生在创价大学所修课程并按照上外学分转换规定承认其所获学分。学生达到两校毕业要求后,可获得两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创价大学根据学生家庭年收入水平实施不同等级的学费减免,并根据学生入学后的GPA成绩为学生提供一定比例的奖学金。该项目为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搭建了优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