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 |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探寻松江千年历史人文”11月主题党日
发布时间: 2025-02-21 浏览次数: 10


摘要: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探寻松江千年历史人文”11月主题党日

引言: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理念不仅指引着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深刻影响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1127日,日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探寻松江千年历史人文”主题党日,特别邀请了松江区档案局专家顾问团成员——尹明华老师,为全体党员带来了一场充实而又精彩的讲解。会议由支部书记王少荣主持。

正文:

从对松江一无所知,到如今对松江历史文化如数家珍,尹明华老师用近十年的光阴,书写了一段从陌生到热爱,再到立志传承与弘扬的传奇。在佘山镇的一隅,他辛勤耕耘,通过上百场讲座、无数次校园探访以及业余导游的经历将松江的历史文化瑰宝推向更广泛的人群。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热爱的坚守,更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积极响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地方文化层面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对于尹明华老师这段弘扬松江文化的经历,党员们都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希望能抓住此次宝贵的机会来学习取经。尹老师也是知无不言,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予大家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提起契机与初心,尹老师回忆道,自2009年来到松江起,这片被誉为“上海之根”的土地便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多年后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佘山敬老院参与了由《松江报》组织的讲座。在这里,他深刻了解到陈继儒、徐霞客等历史名人与松江之间不可分割的深厚联系,也激发了他对松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心想,佘山尚且如此,松江必定还藏着无数未为人知的故事。为了更全面、系统地梳理并学习这些历史,尹老师深入研究了《松江人物传》一书,却发现已有资料繁杂难理,于是萌生了自己动手整理的想法,希望让更多人能够轻松理解并爱上松江的浓厚历史人文底蕴。

(《松江报》)

谈及难忘的经历,尹老师向党员们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松江报》,上面记录着建党100周年之际,他亲自带领106人团队,从奉贤南桥的吴塘村起一路向西到松江,追寻董其昌的过往。“董其昌是从松江走出的一代书画大家,他年少时和金学文的友谊也是一段佳话。”面对被金家世代相传的“粉牡丹”,尹明华侃侃而谈。而当天也正逢从兴业路红色接力到嘉兴南湖的火炬赛,团队在松江二中“云间第一楼”(沿途的驿站点之一),见证了象征着革命精神的火炬缓缓点燃。除此之外,尹老师也会积极投身于社区讲座,常常带队深入社区授课,帮助更多人熟悉这片土地的过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醉白池公园,尹老师还热心地担当起了导游志愿者,他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带领游客们游览探索,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处景点,确保每位到访者都能深切体会到松江文化独有的韵味与魅力。

说到传播的方式,尹老师提到他日常主要做的便是带队授课和深入社区进行宣传。他还分享说,就在今年的921日,云间美术馆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转移到了位于松江的百年古宅——沈氏三宅。如果说浦东云间美术馆是枝干的话,松江云间美术馆就是根,因为松江也称“云间”,云间美术馆落户“云间”,可谓实至名归。这一新场馆的设立,无疑为文化传播增添了新的途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吸引更多人来领略和感受松江的文化魅力。另外,尹老师还非常看重高校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他提议,每个学期可以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松江故事进行深入讲解,比如二陆的生平事迹、怀橘遗亲的感人典故、春申君黄歇的传奇经历、孟姜女的动人故事等等,以此激发学生们对于松江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传承意识,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

最后,尹老师也对我们大学生党员寄予了厚望。传承松江文化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们要努力讲好松江故事,进而讲好上海故事,将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给更多的人。他也鼓励大学生党员们积极参与到松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中来,把热爱化为行动,为松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党员们对于此次访谈也是收获良多,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周彦廷:尹老师谈及投身松江文化传播的初心时,满是深情,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极具感染力。讲解身边文化传承之处时,老师详细描述了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松江历史的厚重,这种从身边熟悉之处入手的方式特别棒,使抽象的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在对比松江文化与周边文化独特性时,如果能有更多时间深入展开,多列举些不同文化元素的对比分析,相信会让我们对松江文化的特色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使我们能在更广阔的区域文化视野里定位松江文化。但是总体还是因为今天的时间不够,老师本身讲的很好,非常感谢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那么多故事和内容。

宣陆宸:老师分享传播经历中的故事时,绘声绘色,如讲述在如何挖掘松江传统文化过程中,讲了自己身体力行做的一些事情,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播背后的心血与坚持。除此之外,最后老师讲到的几首诗也让我感同身受,感受到了老师对松江文化发自内心的喜爱。没有什么想到要改进的,今天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夏轹:尹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对松江文化相关知识的储备极为丰富,无论是被问到古老的松江历史遗迹,还是近现代的文化变迁,都能信手拈来、详细解答。老师分享的一些关于松江文化传承中的小细节也令人印象深刻,从细微处彰显松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讲述传播方式时,如果可以再看到一些参与制作的松江文化传播案例的视频片段或者图片资料,会让我们更直观地领略到这些传播方式的实际效果,也能更好地激发我们参与文化传播的热情。但这也是吹毛求疵,我本身从今天的讲座中学到了很多很多,非常感谢老师。

王佳莹:尹老师讲解松江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对比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入,分析得丝丝入扣。在谈到大学生党员传承文化期望时,给我们念的几首诗也让我记忆犹新,我想我接下来也会对如何传播松江的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话题,所以非常感谢今天老师的引导,培养了我们的探索精神和文化传承责任感。


结语:

总之,通过本次访谈活动,党员们对于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的文化传承精神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片我们挥洒青春的土地。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要有坚定传承松江文化的决心,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我们的城市因文化传承而更具魅力。

在这一点上,尹老师毅然投身松江文化传播,用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彰显出老党员对信念的坚守与担当。希望每一位党员都能汲取尹老师身上的精神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既做理想信念的践行者,又做文化传承的使者,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书写好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策划丨日院学生党支部

文案丨宣陆宸 王佳莹 周彦廷

拍摄丨王佳莹

排版丨周粲茹

审核 | 王少荣

责任编辑丨刘飞 李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