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守住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 2024-10-20 浏览次数: 10

主题教育| "守住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示

摘要:

"守住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示


引言:

纪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初心是历史长河中的灯塔。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更需要坚守纪律底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日,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开启"守住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主题征文活动。各位同志以笔为剑,以文为镜,分享了对纪律与初心的深刻理解,展现个人或集体在坚守纪律、保持初心中的感人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优秀作品吧!


正文:


牢记初心使命,守牢纪律底线

樊子怡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什么?因职业不同、经历相异,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对于中国共产党员来说,“严守党组纪律”是我们党员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的初心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20241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如何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比如,完善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的纪律条款,在第五十六条增加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如某银行行长对党中央关于金融领域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只表态不落实,系典型的政治上蜕化变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具有严重的政治危害;又如某区委原书记王某某,未经可行性研究论证,盲目举债强行推进某项目建设,造成大量建筑闲置浪费,不仅浪费国家资财,而且严重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问题的表象在工作、根源在政治。上述这些行为都是没有严守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中央决策部署置若罔闻,违背初心、背离根本宗旨。而新修订的《条例》绝不允许党员在贯彻党内部署决策时,行为出现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问题,这是对党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的要求,也是对群众和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

初心是奋斗的“原点”,律己如同“半径”,唯有二者兼备,才能画好事业之圆、人生之圆。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也拥有高远的目标、美好的愿景,最终却没有抵达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逐渐放松了思想之弦;要么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没有坚守好党组纪律、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最终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事实证明,做任何事情都是始于初心、成于律己,守得住、行得稳,才能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本次学习新修订的《条例》以及现实生活中令人咋舌的反面案例,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深刻认识到路途漫漫,要莫忘赤子之心,想要干事创业、为民造福,必须始终严守初心、严于律己。


守住党纪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修晶晶

纪律是党的灵魂,守纪律是党员干部的庄严承诺。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严明党纪,坚决遵守党的各项纪律,才为我们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党的百年历史长河中,无数党员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党纪纪律的铁壁铜墙。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百年初心如磐”,什么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在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联战士,在严寒的冬天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不仅面临着敌人的疯狂进攻,还要忍受着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然而,杨靖宇将军始终坚守党的原则和纪律,带领部队顽强抵抗敌人的进攻。

有一次,抗联战士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些敌人的粮食和物资。这些物资对于处于缺衣少食状态的抗联战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杨靖宇将军却坚决下令将这些物资交给当地的百姓,并告诫战士们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他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人民,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东西。”

杨靖宇将军的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他对党纪纪律的严格遵守,更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在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同志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奋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先士卒,与群众同甘共苦,为了兰考的发展,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然而,在工作中,焦裕禄同志始终坚守党纪纪律底线。他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从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有价证券等。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形象,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党纪纪律底线。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铭记党纪纪律底线的重要性。我们要以杨靖宇、焦裕禄等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坚守党纪纪律底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戒尺

郭文静

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                               ——《吕氏春秋·自知》

严谨之芒:党纪犹如戒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戒尺象征着严谨和规矩,是一种道德准则的体现。纪律往往就是一把戒尺,而在党纪中,戒尺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每位共产党员行为的准绳和标杆。中国共产党党纪如同戒尺一般,严明约束着党员的行为和思想,引导着每位共产党员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行为准则。

律动红墙:戒尺下的共产党员

然而,常有一些党员在戒尺之下,仍然犯下了严重的纪律问题。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委原副书记、县长张双红等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弄虚作假;湘江苏省原省委常委、秘书长赵少麟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在党内搞团团伙伙,大肆进行利益交换、利益输送,拉拢腐蚀领导干部,公开散布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违背的言论等等。这些例子层出不穷,这些党员或是为了私利谋取个人利益,或是忘记了党纪的重要性,丧失了守纪为民的初心。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党纪,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信誉。在此警醒之下,党员守纪为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只有恪守党纪,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民谋福。

戒尺梦华:红心不改

享乐奢靡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享乐奢靡问题背后,是特权思想之“欲”、精心围猎之“局”、权钱交易之“实”、政治攀附之“心”。但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但仍有许多党员始终坚守初心,遵守党纪。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红心不改。以身作则,恪守纪律底线,不为私利所诱,不为困难所屈服,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这些党员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更体现了党纪对于党员的重要约束和引导作用。

戒尺晨钟:党纪激荡初心

党纪如同晨钟,激荡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守纪为民,初心如磐,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只有恪守党纪,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只有铭记戒尺的重要性,让党纪成为每位共产党员行为的准则,让初心永远不变,与党同行,才能激励每位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守住纪律底线,百年初心如磐

谭乐伟

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数不尽的宝贵廉政文化遗产,内蕴深厚、源远流长。作为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有益探索和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廉政思想、廉政制度等文化精华,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历史走向。

作为使命型政党,我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并将党风廉政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纵观百年党建历程,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一直是引领我党廉政建设不断走向科学发展道路的两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为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2013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廉政文化承载着古人对于廉洁政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是新时代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财富。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党治国理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验和挑战,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与纪律问题作斗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文化蕴含的廉政智慧,对当今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开展廉政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途径。

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我党都能发挥学习型政党的优势,保持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我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1944319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甲申三百年祭》,文章讲述了明朝灭亡的经过以及原因,并从起义领导集团内部腐败的视角,首次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对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原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文章刊发后引发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舆论风潮。直到1949年革命胜利,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毛泽东同志仍然谆谆告诫全党,“进京赶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决不能当李自成,“赶考”的廉政理念由此深深镌刻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深处。20217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伟大号召,标志着“赶考”这个廉政理念已经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

古人讲,“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新征程,新斗争,我们应坚持施教于先,发挥好纪律教育正本清源、固本铸魂的作用,严格纪律约束、加强纪律养成,努力做党纪军规的自觉尊崇者、坚定执行者、忠实捍卫者。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我们就更应该加强纪律建设、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断走向胜利!


结语:  

此次征文大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和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党纪,增强了政治定力、纪律定力和道德定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学生都是这个时代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策划|日院党建中心

文案|各选手提供

排版|张艺佳

责任编辑|刘飞 王淼 陶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