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日院分党校: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讲座(三)
发布时间: 2024-10-20 浏览次数: 10

主题教育 | 日院分党校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讲座(三)


摘要: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召开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讲座


引言: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党组织输送更多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鲜血液,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拟于2024325-2024412日举办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将围绕“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主题展开,由日院党委精心组织筹办,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使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学习党的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加深对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理解,培养对党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


正文:

2024410日,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琰老师受邀为日院分党校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传承”

曾琰老师以两道思考题为本次讲座的开端:为什么伟大建党精神‘精神代代相传’?”“为什么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现代化事业有着本源性逻辑?”,引发学员深度思考。同时,他提到选定此次讲座主题的契机是“党的二十大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号召全党全社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讲座第一部分中,曾琰老师承接思考问题,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为何得以“精神代代相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在释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之后,曾琰老师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能动性实践的三重辩证逻辑,分别是“内容结构‘科学—规范’辩证逻辑”、“传承发展‘形式—内容’辩证逻辑”、“价值实现‘普遍—’特殊辩证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历史上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险阻,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思想视野和正确的目标追求。也正是如此,伟大建党精神得以“精神代代相传”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现代化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式现代化”提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高度,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彰显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曾琰老师强调,从现代化发展的世界历史特质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必然是在融入并超越世界现代化的一般性逻辑来实现。在历史维度上,现代世界文明体系演变进程不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价值旨趣,同时在历史实践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且推动人类现代文明重构的精神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辛探索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这就需要伟大建党精神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其提供强劲的软实力。

讲座最后,曾琰老师就“如何传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问题,总结道:同学们要深刻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意涵,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中的实践智慧。


结语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开设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全体参训学员回顾初心使命,端正入党动机,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结合建国75周年等重大事项节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学习的强大力量,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策划 | 日院党建中心

文案|张楷

排版 | 王雨童

责任编辑 | 刘飞 王淼 陶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