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日院分党校: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讲座(一)
摘要: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召开专题党课
引言: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党组织输送更多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鲜血液,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拟于2024年3月25日-2024年4月12日举办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将围绕“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主题展开,由日院党委精心组织筹办,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使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学习党的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加深对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理解,培养对党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
正文:
2024年3月27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卫伟老师受邀为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讲授了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历程”为主题的专题党课。此次专题党课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探索的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展开。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理论构想,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了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极大拓展了党对现代化丰富内涵的认识。
张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历程中充满了曲折和艰难,但同时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理论探索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羁绊,形成了以社会主义为进路的现代化理论;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超越了传统工业文明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局限,创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张老师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模式弊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探索的经验启示
最后,张老师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探索的经验启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握好重大原则和重大关系;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方向,确保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彰显制度优势,增强动力和活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结语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分党校开设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全体参训学员回顾初心使命,端正入党动机,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结合建国75周年等重大事项节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学习的强大力量,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策划|日院党建中心
文案|王瑞博
排版|王雨童
责任编辑|刘飞 王淼 陶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