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赴日本交换留学学生的日本熊本县地震感想
地震感想(一)
有关熊本地震,其实开始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像往常一样打工结束奔回宿舍(赶门禁),月黑风高的夜晚,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警报,“有地震!有地震!”(地震です!地震です!)心跳飙升至120,因为一直在赶路没感觉到摇晃,回去也忙着洗澡,就没当一回事。知道洗澡出来之后,一群人围在电视前,“好严重!”“糟糕了!”才知道是熊本发生了地震。
后来的几天,电视上几乎每天在播报关于熊本地震的情况,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国内老师同学亲朋好友陆陆续续发来关心问候,我一一告诉他们,我很好,我们很安全。患难见真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以为这次地震很快就会平息下来,却没想到第一次警报却只是一切的开始。16日半夜1点49分,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再次被震耳欲聋的警报吵醒,因为睡觉的时候手机是放在头旁边的,真的是吓醒了。然后就是在床上静静感受整个房子的摇晃,这次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很厉害的摇晃。心里一直想着怎么还不停。过了一会儿停下来了,发现好几个日本人都害怕的出了房间,蹲在门口。我也没多想,躺回去继续睡了,结果又来了一次警报,那一夜是真的没睡好。
第二天看新闻才知道事态越来越严重,神社倒塌,地面崩裂,火山爆发,没有水源和食物,地震过后随之而来的恶劣天气,国内老师和亲朋还有又开始对在九州的我进行了关心轰炸,我的确有点担心长崎,但是更担心熊本。
随后几天,街上进行了很多捐款活动,基本都是比我还嫩的十来个高中生,一站就是一天,在那里一直喊着“拜托各位了!帮帮熊本吧!” 很多看上去很柔弱的女生也拼命扯着嗓子在喊,说实话,非常震撼,这大概就是日本式应援吧。
我们学校也进行了捐款活动,并且募集到的资金全部张贴告示了出来,日本做什么都能如此透明化。
那几天和日本同学见面,大家基本也都是在问,地震没事吧?你没事吧?害怕吗?之类的,觉得人与人之间,靠的就是这些温暖的言语和深深的羁绊。
现在熊本基本稳定,大家也渐渐平静下来,我从这次地震看到了日本人的团结,面对地震的有条不紊(平时很注重演习,每个地方都有避难所),信息公开,和地震前准确警报的高科技。同时也希望,熊本和那里的人民,赶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钱程)
地震感想(三)
上个月熊本地震,长崎也有强烈的震感。虽然对长崎市没有造成大的损害也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第一次经历地震还是很不安。家乡的亲人很担心,朋友们也很担心,发来了很多微信询问情况。学院也及时询问了我们留学生的安全情况。好在地震没有波及到长崎市,大家都很安全。但是熊本余震还在继续,希望熊本的人们能坚强挺过来,早日重建家园。
(白玛央金)
地震之初体验
前段时间熊本发生了震级在7级左右的大地震,据说类比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震源地熊本县的状况用山崩地裂来形容也不为过,其影响据报道分析直到关东地区,跨越日本三大岛屿。
同位于九州岛的长崎县自然也不例外,但距离震源还是有一段距离的,7级的地震影响到这边就减弱成了3、4级,对长崎县城市本身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伤。让我在安全范围内体验了一把地震的滋味,怎么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了。
说实话地震发生当时,我还真没什么感觉。晚上9点半左右吧,也不记得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了,外面突然响起一种奇怪的信号声,像某种电子水波的感觉,之后只听到窗户哗啦啦的响。当时也没多想,就以为这是又刮大风了么。长崎这边刮起大风的话声音超大,吵得人睡不着,再加上宿舍又在山上,每次都让我有种呼啸山庄的感觉,只是无关情爱就是了。最不喜欢大风天了,心里一烦,起身去看窗户关没关,这一起身就感觉不对了,天旋地旋,有点晕乎乎的。还是没想到是地震。从小到大就没经历过啊,老家在胶东半岛上,唐山地震的时候,爸妈都还没出生呢。长这么大,在这平静的平原半岛上,最大的灾害就是pm2.5吧,我连台风天都是上了大学到了上海才知道的。站起来感觉晕乎乎的,还以为是自己起身起猛了。大概持续了半分钟?原谅我当时对时间没什么概念了,一切又归复平静。去看了窗户,锁得好好的,而且外面也没什么风。这下感觉有点奇怪了。随即就听到外面乱了。咣咣的关门声,呼哧呼哧跑来跑去的声音,以及日本学生有些惊恐的互相询问着“地震?!”“你听到了么!”“好可怕啊!”之类的话语不断飘到耳朵里。这才明白是地震了。
要说其实日本地震预警做的还是挺好的,地震发生之前会通过手机预警及广播预警进行警示,在看电视的话也会在荧屏上方出现字幕预警。之前听到的奇怪的水波感的电子信号声是附近区域集体预警,据说手机预警好像是突然发出警报,吓人一大跳的那种,可偏偏我的手机并没有接收到预警信息,然后就愣愣的经历了人生第一场可感知的地震。
当天晚上稍后的时间又发生了好几次的余震,也是听到信号声,然后开始摇晃。虽然不算剧烈,但绝对能把你摇醒了。当晚突然明白为什么叫醒睡着的人大多是靠摇的了。不是摇篮或吊床那种悠然缓慢的催人入眠的摇法,而是短暂急剧的震颤式摇法,再加上像外星求救信号似的怪异的预警声,以及每次余震发生后,外面走廊的混乱声,再没神经的人此时也会心里不安了吧。虽然在这不安里还掺杂着不能睡好觉的烦躁,但我还是猛然惊醒,爬起来默默把床头柜上摆的东西往里面塞了塞。原本想拿下来,但无奈东西太多,又实在是没觉得这种连瓶子都晃不倒的余震有什么好怕的。大概是为了迎合外面混乱的氛围以及自己内心的那点子不安,所以还是塞了塞。但是现在想一想,这种马虎大意和不以为意,在真正危险的地震到来时,是会致命的啊。当时的不作为恐怕也是因为不知如何作为吧。把无知当无畏其实还是挺后怕的。
隔了一天又发生更大的本震,其余大大小小的余震几百起,出现不少人员伤亡。有家人在熊本的日本同学哭红着眼等着家人的信息。也有地震当时在外地的同学回到宿舍彼此相拥安慰。原本以为日本人该很熟悉地震事宜,不会惊恐的了,可事实上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经历。
九州地区似乎不太发生地震的样子。新闻报道里失去房屋,家人失联的熊本县人民在镜头前忍不住啜泣。灾区人民住着帐篷,在一次次余震来袭的夜晚心惊难眠。毕竟是天灾,没有任何人类的力量能够与之抗衡,也不会有某一个民族会真的对天灾习以为常不以为意的吧。
这边学校留学中心的老师们也是发来邮件提醒着地震注意事项,还发了关于地震应急包的内容说明。有了这些注意和说明,才真正感受到地震的可怕,以及能够独自面对这种可怕的重要性。照着说明,我也准备了一个应急包,装好了重要文件及急需用品,和外套及雨伞放到一起。听友人说,日本同学似乎都会准备好一个像这样的包。这位友人在经历了地震时不知是跑出去还是躲桌下的惊恐后,也准备了一个。
国内学校的老师在这期间也通过微信联络的方式询问情况,提醒我们在外注意保护自身安全。看着微信群里的留学同胞们一个个出现报着平安,心里突然多了份感动。虽然彼此不一定相识,但却有了相同的经历,看到了同样的事实。国内新闻当然也有报道这场地震,只是下面的评论却并不都是祈福的声音。大多是解气似的说法,也有庆幸的口吻。偶尔出现反对这些说法的声音,也是很快被咒骂成走狗。而有些经历过这场地震的留学生发言更是连祖宗也被骂了。虽然也能理解这是出于民族情绪和纠葛,但当把日本民众作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心有情的个体来看时,仿佛有种人类同胞自相残杀的感觉,虽然是借了地震天灾的手。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各种信息平台上为熊本祈福的,中和了一下情绪。
地震发生后到了今天也已经是过去了的,只是现在回想起群里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声音,仿佛点亮了一支支生命的蜡烛一般,温暖照亮着彼此或许有些孤冷的心。偶尔会庆幸自己也是那其中的一点微光吧。
然而可怕的是,据说地震带在移动,而熊本只是开始……应急包还是继续下去吧。
(邢丹阳)
地震感想(四)
“じしん”,室友突然朝我说到。难道她是指地震,为什么冷不丁冒出这个词。当我正纳闷地思考时,窗外的全市广播猛地响起了刺耳的地震预警,半秒后房子开始摇晃。咦?房子竟然会自己动,好神奇。
猝不及防的地震让我脑袋一片空白,还不能好好思考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警报解除后没多久,室友的妈妈就来电话确认平安了。夜间也摇晃了一次,走廊里有人在跑动,睡梦中我开始有些真实地感受到地震了。
第二天,室友回了熊本老家。
那天晚上的地震次数更加密集。房间摇晃不停,我心里有些害怕,便起来开了灯。楼道里不断地传来奔跑的脚步声,还有人聚在一起交谈。我拉开窗帘,朝窗外看了看。附近居民并未走出房子避难,寮母也没有广播。我忐忑地躺到床上接着睡了,朦胧中听到好几次警报声。
翌日清晨,新户町一如往常地安静,依旧阳光明媚。寮母一如往常地广播说到“早上好,请大家快去食堂吃早饭”。我坐上还是那么多人的公交车去市中心的眼科检查。等候室里的电视里正播放着熊本地震的灾情报道,那时我才真正知道这次的地震是如此可怕。山体滑陷,房屋倒塌,火山喷发。熊本城部分坍塌,阿苏神社竟然也倒了。可大概十天前,我刚从那里回来,实在不敢相信漫天樱花掩映中的美景与如今的残垣断壁是同一个地方。正当检查眼睛时,地震又来了。但没有人惊慌,没有人停下手中的事,小小的眼科室里秩序井然地异常。
几天后,能在学校,商业街附近看到学生组织募金活动。后来和尚,野球运动员也开始站街为熊本募金。同时超市,便利店里到处可见捐款箱。电视新闻里播报着世界各地人民对熊本的爱心和捐款。
长崎不是震中,轻微摇晃后很快能恢复往常,这里的宁静也会让人逐渐忘记大地撕开的裂口。但受灾重地的熊本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与那里的人地震是个不能忘怀的残酷回忆。
(汪莎莎)